2025年1月

终究还是看了破地狱,之前一直想看的,可却拖到元旦后第三次进电影院才看。其实在观影之前,我已经有一些对于内容的预感,不过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过的片段,也只有一张道士作法的宣传海报,对其他的部分一概不知。唯一比较确定的是,这是一部关于葬礼或者说丧事的影片,应该有些类似入殓师的氛围。去年看过一部同样讲丧葬的人生大事,给我一顿流眼泪。

如何面对死亡确实是个沉重的话题,我们似乎总是不愿意谈论这样的事情。而这部破地狱所关注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主题,那便是传统中国家庭中代际之间爱的失语。我们总是强调中国人多么重家庭,可其实表达爱的方式实在过于含蓄。以至于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父亲直到去世后,才托人将生前写好的信交给女儿,告诉对方自己其实是很爱她的。明明很疼爱,非要嘴硬表现得不在乎,甚至做出很多伤害对方的事情,在互相猜忌中别扭地相处了几十年。

这部电影中有不少给逝者化妆的镜头,对于这些场景我都表现地非常专注和冷静,过程中一直想起我的母亲。想起那天把她冰冷的身体从医院的床上抬到转运车上,想起在殡仪馆开棺时她嘴角流出的血迹,想起那天看着入殓师给她化完最后的妆,想起工作人员在我眼前将她推入火化室。我也是不会表达的人,没有给母亲买过什么金银首饰,也没亲口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好在最后的那几年,那几个月,我都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在医院陪了她很多个夜晚,也在家给她做了很多餐便饭。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把人与人的关系,比作是同一躺列车上的乘客,遇到的每个人只能陪你一段路,然后都会在各自要去的站点下车。其实这样想的话,很多时候就会更容易释怀。只是每当在经历那些离别之苦的时候,作为人的本能,总是很容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少人能真正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真的能轻而易举地以抽离出来的视角看待万事万物,那未免也太冷血了。所以,该难过的时候就难过,想自由的时候就自由吧,做个性情中人也挺好。

早上起来还没什么异样,只是到酒店的餐厅吃了个早餐,回到房间便开始身体不适,隐约有种发烧的迹象,眼睛也疼得厉害。考虑到近期甲流猖獗,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否感染此毒。上午还到餐厅办公了一小会儿,明媚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在餐桌上,也温暖了我的身体,让本就状态不佳的我变得昏昏欲睡。到了中午,越发头疼脑热,自认为已经无法再看电脑了,干脆收拾东西回房间,呼呼大睡起来。

傍晚六点醒过来,发现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贵哥喊我出去吃完饭,我说完全没有胃口,但是我想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好受一些,于是到老街溜达了一圈。老街两旁有各色饮食店,主要是海鲜和糖水铺,还有酸嘢。生蚝按个头大小分为很多等级,就像车厘子一样,从10元到40元一打的都有,最离谱的是还有10元20个的,不知道是不是那种不新鲜的。贵哥点了30元一打的烤生蚝,结果我的胃很不争气,吃了两个就不太行了,差点没吐出来。

还好有甜甜的鲜榨甘蔗汁可以喝,要不然嘴里总有股生蚝的味道,那种腥味实在叫人极不舒服。贵哥买了项链送夫人,和老板娘交流很久,我便坐在店门口看路过的人群,主要是看美女,期望能通过看美女缓解一下难受的状态,可似乎并没有什么屁用。八点多回到酒店,打了几个小时跑得快。结束的时候,发现自己已饥肠辘辘,精神状态也恢复如初。想着反正下午睡饱了,明天又不用上班,于是到楼下的沙县喝了碗热汤,吃了点东西,补充能量。

经历这恍惚的一天后,感觉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往年这种甲流基本都拿我没有办法,就像苍蝇面对一颗无缝的蛋。虽然也不一定就是甲流,毕竟没有去做检查,可是我想必须运动起来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了拥有坚实有力的腹肌,过完年一定要买个米家新出来的健腹轮来玩玩。

这边工厂的入场证昨天到期了,得到下周才能通过新的通行证进去,于是来市区投奔贵哥。一方面民宿旁边只有一家菜馆,盖浇饭也就三四种,而且味道一般;另一方面是农村比较无聊,到市区来便可以看看电影喝喝奶茶逛逛老街。晚饭在宁春城吃外婆家的菜,这家店很多地方似乎都是模仿外婆家的,连菜色都十分相似。看到外婆家几个字的时候,我想起自己2015年下旬到杭州谋生的时候还去面试过储备店长。记得面试我的人跟我透露,外婆家在做一个新的连锁品牌,才刚开几家,所以招人主要是为这个品牌做准备的。不过我已经忘记这个品牌的名字了。

彼时的我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就想找个连锁餐饮机构去打工,并计划从店员做到店长,再到区域负责人,一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现在想想真是搞笑。当时给肯德基麦当劳这些都投过简历,不过收到面试通知的很少。后来我去了一家淘宝店卖化妆品,老板娘非常漂亮,还是个网红,微博粉丝有几十万。似乎每次上新,只要她发一条微博就能分分钟售罄。老板娘经常去韩国带一些奇怪的化妆品回来,那段时间我们就被当作小白鼠,脸上没少涂各种东西。没多久老板就决定开始做微商,我负责给老板不知道从哪请来的讲师打下手,将培训内容整理后发给全国各地的代理,解答他们的疑问。老板还说要我熟练掌握课程,以后就由我来讲。虽然这个讲师据说一节课一万块,可我听了几次,感觉就是个大忽悠。讲的都是怎么加更多好友,用现在的话说叫扩列,怎么有策略地发朋友圈,怎么P图造假之类。

后来我干不下去了,又去了一家做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公司写文案,可惜那时候没有大模型这种东西,不然我也不会那么痛苦。为了把课程内容描述地尽可能吸引人,头发都掉了不少。每天就因为写的东西不符合经理的预期跟他在那吵来吵去。没做几天我就拍拍屁股跑路了。

最后我还是成功地赚到了不少钱。有位大学同学在卖炒股软件,他可以通过特殊的手段搞到机构专用的软件账号,大概就是可以看一些普通版本看不到的数据。他不方便在网上卖,而我又懂点淘宝,于是我俩一拍即合,由我来卖。结果十几天就赚了三万块。那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我每天带着电脑,从湖左岸小区走到龙湖天街的西西弗书店,点上一杯咖啡,悠闲自在地看书,等待着电脑上阿里旺旺的消息提示音。这可能是我对未来最充满希望的一段日子。在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之后,我很快就回了老家,报了驾校,准备驾照到手就去买车。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的行为被该软件公司察觉,对方法务部要求我们从淘宝下架软件账号,并让我同学也丢了饭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春节过得别提有多失落了。

忘了上次装抖音是为了什么,好像是为了关注李乖乖吧,不知不觉大半年了。起初没想着要用,给李乖乖设置了特别关注,如果有更新就会收到推送。结果李乖乖一条没发,我倒是又重新刷起来了。主要原因是在知道自己属于天杀的回避型之后,上去看了很多相关的视频。至于往后还在刷,似乎是因为无所事事的时间总是特别多。总结了一下,我看的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内容,比如讲脱口秀的,钓鱼的,影视解说的,跳舞的。自从开始刷抖音之后,看哔站教学类视频的频次明显下降。甚至连油管都卸载了,我可是在上面关注了一些讲海外投资的频道,无奈已经很久没有打开了。

在十一月已经注销了豆瓣、饭否、小红书、脸书、推特、IG、电报等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账号,决定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走出房间,拥抱自然。唯独留下了抖音,因为广发信用卡有个每月能领5张20元无门槛优惠券的权益,可以在抖音支付渠道使用。其实也可以在饿了么、喜茶、麦当劳、星巴克等平台消费使用,可这边这些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抖音商城买东西。由于拿快递要去很远的地方,都是请房东帮忙去取,为了不麻烦房东,因此每月都一次性买5件,将券消耗完。考虑到在这边的日子也不多了,以后就用喜茶来代替抖音的作用吧,简称以茶代抖。

既然抖音卸载掉了,那就会多出来一些碎片的时间,虽然也想过可以发发呆什么的,但也不能老发呆呀,总得找点事情做吧。这个时候,我在双十一期间购入的文石Poke6就能派上用场了。其实买来之后到现在,也就不那么深入地看了两三本书,可以说是非常之浪费。新的一年,还是要多读书,短视频只会让人心越来越浮躁,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做好手中的事情,过好当下的生活。最后下场肯定是一团乱麻和一地鸡毛。如果阅读器不在身边怎么办,没关系,还有播客。碎片时间的使用方案出炉之后,还剩下那些大块的时间,我想还是要用来掌握核心技术,上哔哩哔哩大学锤炼自己。

当然,也可以用于娱乐,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游戏嘛,已经至少4个月没碰,也不太想碰,这玩意容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就像刮胡渣子、吃维生素、穿鸳鸯鞋一样。至于电影,其实豆瓣前100名的已经看过不少,可以把前250名的找一些来看看。对于听音乐这件事,没有以前那般热情了。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Spotify,辅以雀乐,而王依云则主要用来听李乖乖喜欢的也慢慢变成我喜欢的那些歌,要说李乖乖的品味那就是一流,不得不赞。老实说,第一次听隆里电丝的时候,心里在想,这什么玩意儿。没想到时过境迁,我竟然时不时就要偷偷看一下李乖乖的最近播放列表有没有上新,现在就很担心哪天她把我移除粉丝,那我就真的要和她的一切彻底掰掰了,想想还是很可怕的。怎么说呢,能听一天是一天吧,谁叫我没有珍惜眼前人,如今只能珍惜眼前歌。

手机上有个软件叫做雀乐,是落网的再续,做音乐推荐的,同时支持在线播放。我对落网是有感情的,不仅在这个平台上发掘了非常多合我口味的宝藏音乐,对于很多期刊的配文也甚是喜欢。在广州的联合书店参加过落网组织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家里还珍藏着一枚精致的黑天鹅徽章,黑天鹅是落网的 Logo,也是 Mazzy Star 乐队的专辑 Among My Swan 的封面。

鉴于落网之前就出现过因经营问题而关闭网站的情况,同时考虑到上面的媒体内容多少涉及到版权问题,也许哪天还会发生意外的事件,于是我便想要将所有的期刊内容都保存到我的 Notion 数据库。但是现在已经有一千多期了,我不可能徒手全部拷下来。于是在网上找寻解决之道,没想到还真让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就是PRA,中文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执行人类的重复性任务,例如提取数据、填写表格、移动文件等。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用过类似的工具,叫做 IFTTT。那时候会科学上网,于是注册了很多国外的社交平台账号,通过这个工具绑定各平台的账号,可以实现在发布一条微博后,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操作,发布的内容自动同步到脸书、推特、Instagram 等平台。当然它也有别的功能,只是我没有用到。现在找到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工具,Make,简直牛逼极了。比如可以获取某个平台的内容,可以是微博热榜、时事、财经资讯等,连接 ChatGPT 自动生成总结文章,再连接微信公众号或小红书账号,定期自动发布内容到指定平台。简直是自媒体人的制胜法宝。国内也有同类型的工具,叫做影刀。

以我将雀乐网站内容保存到 Notion 为例,仅需4个步骤。首先,使用 RSS 组件获取网站期刊的内容,获取到的信息含有标题、更新时间、创建时间,正文等字段,第一次可以全量更新,后续只要设置每天凌晨执行一次进行增量更新即可;然后将获取到的正文通过 Markdown 组件转换格式;接着使用生成 Notion 数据库条目的组件在事先创建的 Notion 数据库写入一行数据,标题字段内容为 RSS 获取到的标题字段,其他时间、链接等字段也匹配好;最后使用生成 Notion 数据库条目内容的组件将正文内容添加到标题字段的附加内容中就大功告成了。

就这样,整个雀乐网站1093期的内容都已保存到我的 Notion 数据库,再也不用担心网站出问题了。甚至,我都想运营几个自媒体账号来玩一下。通过这次探索,我更理解工具就是来解放人的这一说法,合理使用工具的确可以事半功倍。接下来我准备继续深入挖掘,看看这个工具能够在哪些方面对投资带来帮助。